搜索
美 好 家 庭 缘 自 规 划

夫妻经常吵架,影响到孩子成长了,又怕离婚对孩子更不好,怎么办?

发表时间:2020-08-11 19:05

离婚对孩子的影响并不一定都是直接影响,还可能是因为离婚造成父母教育方式或孩子成长环境发生改变等,从而导致对孩子的不利影响。比如,单亲孩子行为出现问题,并不一定就是因为父母离婚本身导致的,还可能是因为离婚导致父母对孩子怀有深深的内疚,出于这种内疚,父母对孩子过分地溺爱,从而导致孩子的行为问题。

不安定的家庭氛围。这确实会影响孩子的心理,但孩子的气质、周围环境的文化、孩子与朋友和其他家人的关系等都会影响这两者的关系,也就不能说不安定的家庭氛围对孩子一定会造成确定的影响。

这个问题最重要的不是选择的那个结果,而是选择的过程。也就是说,与其纠结于在这两个选择中哪个才是绝对的最佳答案,还不如思考如何通过这个选择本身,为孩子做出好的示范。

这个问题就不只是“两害相权取其轻”,而是“我可以通过这件事教孩子什么”。如果认为身为父母的最高责任就是为孩子提供最好的环境和资源,那不仅不现实,而且往往还会让孩子错过生活的智慧。对孩子更有好处、孩子更需要的不是总被父母完全保护起来,而是在父母身边学会面对挫折、学会面对生活、学会适应生活的能力,才能在离开父母以后在真实的生活中开创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为此,父母要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机会看到真实的生活,而不是总害怕孩子会受到伤害而刻意为孩子“创造”一个美好但虚假的生活。

要教孩子相信人可以改变自己。面对生活难题的时候永远都不能放弃“改变自己”这个选择,因为这常常都是最佳选择。成长就是从总是希望改变环境和他人来获得自己希望的生活,转变为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能改变什么、能做什么来改变生活。

具体到这个问题上,在面对“总是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执”的问题时,虽然改变性格不现实,但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其他可以改变的。比如,是不是可以尝试先改变自己的交流方式?

我在给父母上的亲子交流课程中就发现,很多父母都会忽视或者不明白在交流中如何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情感和传递自己的情感,而在亲子交流和亲密关系交流中,感受才是双方真正关注的东西。所以,如果只是“总是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执”,那么也许改变交流方式就能发现其实问题并没有那么糟糕和无法调和。即使最后问题并没有解决,但对于孩子来说,父母这样的改变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它让孩子相信——人都是可以改变自己的。这一点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的生活都是无比重要的内心底色。

教孩子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个问题里的两个选择——离婚或保持在不那么好的家庭氛围中——都不是完美的选择,都意味着某种痛苦。但人生恰恰充满了这样不完美的两难选择。如果这个世界上的问题都有如1+1=2这样一定确定及肯定的答案就好了,可惜这只是美好而不实际的愿望。如何在这样的两难选择中作出抉择是孩子在父母身边需要培养的重要能力。这种能力光靠给孩子讲道理是培养不起来的,孩子机需要机会观察、体会、思考。

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要清楚自己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要理性地思考各种选择的后果,根据现实情况自主做出选择。比如,如果将离不离婚的选择主要建立在孩子是否受影响的问题上,那就要做好准备承担由此带来的后果,而不是觉得自己在为了孩子“牺牲自己”。因为正如你希望孩子幸福一样,孩子对父母最大的愿望也是你过得幸福。

后现代主义的心理学认为,我们眼中的世界都不是世界本身,而是我们通过自己的内心认知构建出来的世界。所以,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情对孩子最重要的影响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孩子如何理解这件事情。这个问题上最关键的不在于选择的结果,而在于在选择中教孩子如何理解这件事。


分享到: